首页
日程和议题
新闻和资讯
历届回顾
2020
组织架构
日程和议题
举办地点
分论坛报道
视频回看
图片回看
中文
/
English
新闻和资讯
首页
> 新闻和资讯 >
科技前沿
产业资讯
聚焦大湾区
人物
大会动态
大会视频
【大会动态】刘华:打造一个兼容并包、兼顾各方利益和充满活力又具有前瞻性的全球知识产权生态系统
2020年11月9日,在澳门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知识产权分论坛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分享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先生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今后的构想。她表示,未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建设一个兼容并包、兼顾各方利益和充满活力又具有前瞻性的全球知识产权生态系统,使其服务于所有国家及其利益攸关方的利益,确保全球创新社群中的机构、公司、决策者、用户和利益攸关方都能参与并受益于这个全球知识产权生态系统,帮助世界将知识产权的视角拓展到法律和技术之外,使世界认识到知识产权在支持企业家和企业、催化投资、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社会活力方面的强大作用。在演讲中刘华介绍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支持创新创造、赋能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工作体系,即政策协调体系、注册体系、数据库体系、合作平台体系和WIPO学院体系。她指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制定了三“S”战略和三“P”优先工作领域,让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与世界更好地衔接,助力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她希望与会者充分抓住机遇,打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这个“知识财富的金矿”。
2021-01-26 17:28
阅读数:243
【大会动态】杨德斌:5G助推产业升级,加快智慧城市构建
2020年11月9-11日,在澳门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5G分论坛上,香港特别行政区前政府资讯科技总监杨德斌谈到了5G的首要惠及对象:生产环节中的机器与设备。他认为,当下国家5G的布局属于超前布局,通过5G更快的传输可以有效提升硬件的利用率,同时完成超前计算与模拟,最大程度地降低决策的错误率,从而推动现有产业升级,最后作用在消费端的百姓上。同时他还提出,伴随着5G带来的产业升级,未来智慧城市的构建将成为可能。杨德斌向观众展示了在5G帮助下得到充分利用的智能路灯,而诸如类似的利用将会是未来智慧城市的常态。这种有效的利用可以促进城市资源的再分配,使资源得到更好的使用,以最终反馈到民生之中。
2021-01-22 12:41
阅读数:1061
【大会动态】越南广州总领事馆商务领事阮维富到访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大会组委会
1月18日,越南广州总领事馆商务领事阮维富到访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大会组委会,与组委会副主任李广韬就友好交流。
李广韬介绍了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的整体情况以及后续计划。阮维富谈到越南也是博鳌亚洲论坛发起国之一,对论坛开辟科技创新领域的专题板块非常赞同,他表示中国在科技发展领域有很成功的经验,越南近年也非常重视科技创新,这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将来领事馆与科技大会组委会可以保持紧密沟通,共同举办各类双边交流活动,促进共同发展。
2021-01-21 14:40
阅读数:1064
【科技前沿】戴琼海:复杂的大场景多对象数据平台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2020年11月11日,在澳门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人工智能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戴琼海在谈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时认为:复杂的大场景多对象数据平台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他指出,未来人工智能将是通过脑科学驱动与数据的双驱动,实现认识驱动,而这也是人工智能目前存在的技术缺陷,即普遍存在的“难以理解场景与对象之间的关系”、“缺乏人类认知过程中宏、微观的回环交互”的短板。认知智能可以借助多维多源的感知器材揭示复杂场景下多对象、跨时空关联关系,驱动认知智能模型发展,实现复杂的多对象数据平台搭建,从而帮助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结合,构筑智慧城市。此外戴琼海还强调,人工智能行业发展需要拓展人工智能的感知、思考、解释与创造能力,同时要加强伦理和安全指导。
2021-01-18 10:06
阅读数:1767
【大会动态】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自适化、智能化、未来尖端材料设计应服务于人类需求
2020年11月9-11日在澳门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的新材料石墨烯分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士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提出,更多自适应性智能新材料将为服务于人类需求而诞生,未来尖端材料设计与应用将为智慧城市、渐进式医疗、水处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电子通信等全球重要议题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案,助力科技创新。
2021-01-08 21:16
阅读数:2791
【大会动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向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大会发来贺信
11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在澳门开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发来贺信。邓鸿森在贺信中表示: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印度、菲律宾、越南等一批亚洲经济体排名显著提升,创新核心区域正逐渐东移。亚洲领衔商标申请,正在迈向创新与创造中心。
2020年,中国跻身全球创新指数第14名,比2019年上升一名。作为多年名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30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国已确立创新领导者地位。中国在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申请量上持续超越其他地区,高等教育水平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拥有17个全球顶尖科技创新城市群,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位列世界第二,这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与创新资源。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中国创新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坚信中国积极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事业注入新动力,为深化中国与产权组织的合作带来新机遇。
随着新一轮科技变革浪潮来袭,创新日益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在应对新冠疫情中,科技创新也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关键作用。知识产权是创新生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日益在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复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持续构建兼容并包、富于活力、面向未来的知识产权生态体系,深化同论坛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领域的合作,为地区及世界发展做出贡献。
2020-12-29 09:24
阅读数:11021
【大会动态】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在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大会上致辞
11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开幕式在澳门举行。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以视频方式在大会上致辞。
赵厚麟表示,中国在5G网络建设、北斗系统、天问一号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就斐然。在全球抗疫过程中,包括5G信息通信技术在内的科技创新最新成果展示出无穷潜力。中国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创新发展必将步入新阶段。中国科技工作者活跃于国际舞台,为国际科技创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促进国际合作与共同发展。国际电联赞赏中国长期以来对其的支持以及对国际电信技术发展所作贡献。
赵厚麟表示,此次大会的诸多分论坛密切关注与人类福祉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领域,这有利于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0-12-29 09:22
阅读数:5569
【科技前沿】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2月22日12时37分,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实施,火箭飞行正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首飞搭载的5颗试验性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相关卫星载荷将对微波成像等技术进行在轨验证,开展空间科学以及遥感、通信技术试验与应用。
根据公布的信息,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体量比长征五号小,芯一级配两台3.35米直径12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YF-100、芯二级配两台3米直径8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YF-75以及两个2.25米直径液氧煤油助推器,其中芯一级使用的两台120吨级YF-100F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实现大推力节流技术。长征八号3吨至4.5吨的运载能力将填补中国太阳同步轨道的空白,有效解决其他长征家族的火箭“小型号推力不足、大型号性价比过低”的问题,为实现一箭多星提高有力保障,满足中低轨高密度的发射需求。
2020-12-24 11:11
阅读数:14787
【大会动态】潘永信:行星探测将启示人类关于地球的治理与研究
2020年11月10日,在澳门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航天科技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潘永信在谈到行星探测方面时指出:行星探测将启示人类关于地球的治理与研究。他表示,地球的邻居金星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且温度极高,属于一个典型的温室效应失控的星球,随着人类对其进一步探测和了解,将有利于人类思考当下地球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问题。潘永信同时还介绍了中国关于“天问一号”与火星探测的计划和目前遇到的科学问题,如是否存在生命、存在什么资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会给人类对地球的研究带来重大启示。此外他还指出,航天探索是一项永无止境的科研活动,做好对小行星预探测研究的准备有利于抓住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发现。
2020-12-24 11:09
阅读数:9126
【大会动态】唐本忠:AIE“聪明材料”,让世界更美好
2020年11月11日,在澳门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分子设计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张鉴泉理学教授唐本忠向观众展示AIE材料时表示:AIE将让世界更美好。唐本忠介绍,AIE(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即聚能诱导发光,该类型分子材料通过限制分子内运动,解决了原有发光材料常见的因分子聚集导致发光度降低的问题。AIE颜色可调、效率极高(100%),而且给一点刺激就会发光,因此又被唐本忠称为“聪明材料”。“聪明材料”AIE将会作用到如太阳能电池、光子计算机、化学传感、指纹追踪、污染物追踪、生物指示追踪等各个领域,为未来科技的发展和探索提高更有效的材料。同时他还表示,AIE的材料选取划定为有机物,不再含有金属,这将大大拓展该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安全性,让世界更加美好。
2020-12-21 11:04
阅读数:1012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