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上,举办了题为“量子时代的到来”的前沿讲座。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贾金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徐飞虎,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教授克贝拉(Giulio Chiribella)授课并与现场观众互动,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首席战略官杨燕青主持。
三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其对于量子时代的独特见解,剖析了第二次量子革命的重要性及其可能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贾金锋院士介绍了世界主要经济体在量子科技领域的战略部署,强调在这一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呼吁建立统一的通信协议与加密标准,共同应对量子霸权与安全挑战。同时,他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量子谷”的合作愿景,倡议通过充分发挥区域协同优势,加速量子科技的研发与应用,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携手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量子科技命运共同体。
徐飞虎教授讲述了量子信息技术的重要进展及其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深远影响。他表示,随着全球数据量和算力需求的爆炸性增长,传统信息技术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量子比特相较于经典比特具有独特优势,如量子叠加态和量子纠缠现象,这使得量子计算机具有指数级加速的计算能力。例如,“九章”光量子计算机展示了远超当前最强超级计算机的处理速度,解决了高斯玻色取样问题(此系量子计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旨在展示量子计算机在某些特定问题上相对于经典计算机的优越性。它涉及将光子输入到光学网络中,并测量这些光子在网络输出端的分布)。徐教授特别提到量子密钥分发,它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实现了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信息传输。他表示,“墨子号”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验证了长距离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并为构建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基础。展望未来十年,徐教授预测将形成一个由量子星座和光纤量子通信基础设施组成的“量子互联网”,以及实现数千个量子比特的操控,使量子计算机能够在一些实际任务中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克贝拉教授表示,他与合作伙伴从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量子理论可从信息公理推导”的观点。他们借助提纯原则,阐述了量子力学的关键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不确定因果序以及量子开关的前沿概念。他认为,未来时空理论有望从信息学的角度得到全新阐释。通过信息视角重新审视量子理论,能够为解决现代物理学中的重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互动环节,专家们围绕涉及量子的人才培养、量子计算对比特币的影响等,回答了观众的提问。三位专家的讲解加深了现场观众对量子前沿技术的了解,也激发了大家对量子时代的期待和探索热情。
量子技术曾因长期难以突破应用瓶颈被戏称 “看上去很美”,而近年来一系列突破让行业信心激增。随着各国加速布局,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等正从理论走向实践。此次讲座传递出清晰信号:尽管技术成熟度仍需时间验证,但量子时代的轮廓已愈发清晰 —— 它不仅将重构计算与通信规则,更可能催生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系统性变革。未来几年,我们或将见证这场 “量子跃迁” 的关键转折。
转载:博鳌亚洲论坛